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消费电子正文

摆脱价格战束缚 国产彩电走出去须布局产业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11-23 浏览次数:308
  每年产量高达4000万台,中国电视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80%——这是国内彩电业一组最常被相关文章引用的数据,相比八九十年代日本品牌垄断的局面,目前国内彩电业中国企业已经完全占领了国内市场。
  
  不过,放到全球市场,恐怕就没这么强大了。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视机市场,但是在全球,三星、LG、索尼占据全球彩电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  
  大而不强的代工厂
  
  从Displaysearch公布的2011年数据来看,应该说,从数量上来说,TCL、海信、创维能排进前十,却也在前十名的末尾,并且在占比上是个位数。前三名被三星、LG和索尼牢牢占据,相比国内市场的优势,显然比较微弱。
  
  不过与上面的数据相对应的是,2010年我国彩电出货量1.18亿台,占全球出货量的49%,其中出口量占57%。我国彩电高出口量的背后,代工厂商是重要的贡献者之一,这是中国彩电自主品牌的难言之痛。
  
  大而不强,是国内彩电的尴尬现状,就算不及国外市场。看似绝对优势的国内市场,实际上在利润更丰厚的高端市场,依旧是以日韩品牌为主。目前,我国彩电业还存在严重的产品同质化情况,这同时也向企业抛出了是应该加强营销力度还是另辟它路的问题。更多的停留在低价的“价格战”阶段。
  
  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
  
  在面板领域,国内彩电企业此前一直从韩国、日本和我国台湾购买电视面板,这本身就减弱了自身在成本控制上的话语权,受制于人。但随着中国面板企业京东方(BOE)、龙飞光电(FVO)、TC分别新建了大型工厂,国内企业今后可以以更低廉的价格在本国购买面板。
  
  与此同时,国内将提高面板进口关税的消息,也给了国内彩电企业一直强心剂,同时增强了了国内面板企业的信心。这将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进口品牌的产品成本,鼓励更多企业采用本土面板企业产品,实现一箭多雕的效果。
  
  近年来,日本传统电子品牌正在经历转型期,订单向中国企业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,其中包括与中国企业合作以及已成趋势的OEM代工。因此在2010年后TCL、康佳和创维等都扩大代工比例,TCL选择与东芝结盟,TCL生产基地以ODM方式委托加工东芝彩电。可以说,代工成为中国品牌走向海外的第一步。
  
  但是,代工终非走向强大的长久之计。未来代工并不会成为主要战略,关键还是做品牌,同时将产品跨入核心竞争的高端市场。
  
  要想跟诸如三星、索尼等知名企业同台竞争,还是要从产业链上下工夫,无论是纵向产业链还是内容服务等的横向产业链,都必须要又更多的深入。
  
  为了深入国外市场,外建工厂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。海信去年11月初宣布,将在阿根廷里奥格兰德市与当地企业合资建立电视工厂。该工厂生产的液晶电视将在南美地区销售。此外,海信计划在埃及建成销售基地,进军非洲市场。海信也曾在去年8月初宣布:“将在8年内跻身全球前三”。
  
  同时,在去年下半年至今,智能化的概念普及,给了国产电视一个新的机遇。但是,强大的对手进入,也让以“云电视”为概念先于对手进入的国产彩电面临形势依旧严峻,摆脱“杀敌一万自损八千”的价格战厮杀,真正从技术研发和内容应用布局下功夫,才是国产彩电站稳脚跟与对手抢占市场的根本。
  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